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机构关停老师的处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教育机构关停老师的处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0年最后一年,独立学院的前途在何方?
2020年底之前全国所有的独立学院都要完成专设的方案制定。
某某大学的某某学院就是独立学院,比如说天津大学的仁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等。
简单的说,就是这些独立学院么有办法在拉上某某大学的名头,比如上面说道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未来会转设成南京传媒学院。
独立学院早年间都是在三本招生随着各省批次的合并,让很多人误以为三本就不存在了,但是独立学院的性子和本质不变。
我是小枕,我来回答!
今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而转设路径分为“转为公办,民办,终止办学”三种。
转民办
一般来说,若是该独立学院办学协议比较完善,办学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划分清晰,办学条件达到了本科高校设置标准,可以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转公办
若是没有社会举办方,办学条件也不是那么完善,鼓励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终止办学
学院已经停止招生,或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转设,又或是学院举办者主动提出并且条件合格的,终止协议,撤销建制。
那么独立学院转设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独立学院是相对于母体大学的二级学院而言的,它只是母体大学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一种形态。既然是合作,就有合约到期终止的时候,合作的双方都有利可图,那就继续合作,若是没有利益往来了,那就终止合作。
不过,随着办学时间的增加,独立学院的羽翼肯定日渐丰满,有了自己一定的实力,必将脱离母体而自立门户。唯一有一点缺点就是,若母体学校是某些985和211高校,或者一些国家重点建设的双一流高校,独立院校的转设肯定会使其招生受到一定的影响,谁不想在985高校的庇护下办学呢?
再者,即便是一些优秀的独立院校,还是比不过公办二本的。公办二本师资可能不如一些独立学院,但是公办限制比独立学院少多了,学费也少很多。更重要的是,目前的社会工作中,第一学历永远存在歧视,公办就是比独立学院强。
所以,独立学院转设对于学生而言其实算作一件好事,正值高考填报志愿之际,学长我给家长或孩子们一个建议:“能走三本绝不走专科,能上公办绝不走独立院校”。
2020年,是教育部规定的独立学院最后一年,俗话:独立学院的末日。
2020年不少独立学院风云变幻,有的取消建制,有的转化为公办,有的转换为民办,有的取消直接变公办。
今日,两所独立学院被取消建制,收回印章,这两所独立学院都来自东北。编辑搜图
其中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取消建制。
教育部发文:取消建制,收回印章。同样的还有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
这两所独立学院正式走入历史。
这两所高校比较悲催。被取消建制,而有得是直接取消招生。
也许“独立学院”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一个怪胎,有先天不足。到底姓“公”还是姓“私”恐怕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也许,有些人似乎根本不想让它清楚。所以,我们应该支持国家的现行政策,是“独立学院”更加明朗,更加清晰,更好的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根据教育部的精神,独立学院的出路会有以下三个方向:
1.独立转设,成为一所独立的全日制本科大学。
有很多独立学院本身就是国有民办,借这个机会直接添设一所地方高校。有更多的独立学院是由民企牵头设立,借助原来母校的背书和管理能力,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管理模式也基本成型,独立转为一所民办普通高校是一个很不错的出路,因为不用给母体缴纳管理费这样办学成本更低了。但是存在收费过高吸引力下降的风险。
2.成为母体高校的一个校区,正式并入母体高校。
这样的情况是最好的一个发展,这样的高校本来就是母体高校占据主要地位,在政府的推动下转身并入母体,对母体高校的办学空间会有很大的支持作用,设立一定的转设时间,老生老办法,新生重新由母体高校进行安排。
3.无法协调的情况下逐渐退出关停
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举办者和母体高校无法协调或者举办者无意再继续举办,最后会随着学生毕业而关停,这样的高校往往存在一定的管理或者资金等问题,妥善关停保证最后几届学生的利益是母体高校和教育部门要重点关注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机构关停老师的处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育机构关停老师的处境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