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经验文章怎样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经验文章怎样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年级家长会记录家长经验及建议?
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一般会记录优秀家长的经验和建议。小学时期老师经常组织家长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一般会请优秀学生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经验和建议。这时多数家长是会记录的,因为小学一年级很多习惯还没有形成,这个时候如果教育得当,一切都来得及。
中国传统家规家训,究竟积淀了怎样的家庭教育经验?
借用我的老师的一句话:父慈子孝,是社会伦理的基础,同时也应该反向思考,父不慈的时候,子该如何?我认为“上行下效”是家规的基础,父母为子女的表率,家规家训不是挂在墙上的,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需要身体力行的,是需要融入血液之中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非常旺盛的大家族,他们家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竟然培养出了36个皇后,36个驸马,35个宰相(在《二十四史》中有明确记载)。
他就是山东琅琊王氏家族,而能够让他们家在险恶的官场上顺利的度过各种难关,跨越许多劫难,竟然是靠着他们家的六个字的祖训和家规。
这六个就是:言宜慢,心宜善
王吉曾经是个七品的芝麻官,在官场上有很多的事令他左右为难,很是迷惑,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高人,送给他三个字,“言宜慢”在他的的指点后,王吉居然度过了一次次的惊险,在官场上也获得了很好的声誉,官职不断上升,成为朝廷的重臣。
《论语》中孔子讲这样一句话:“言未及之而言,谓之燥”。话说的是,没轮到你讲话时就抢话说,这就是燥。说话是一门艺术,祸从口出,历史上因为说错话而得罪人,甚至付出惨痛代价的人不胜枚举,言要慢,说话前要过过脑子,那句该说那句不该说,经过认真思考后再出口,这样不会因为出口之话而惹出祸事。王吉就是这样通过谨慎,稳重,和冷静练就了成熟大气的人格,而备受尊重,从而达到步步高升。
但是,身居要位后的王吉,排除异己,利用职权打击报复,将政敌整的很惨,害的很苦。比如长史赵珞,就因为与王吉政见不和,被王吉恶意弹劾,最后被罢官归乡,不久就郁郁而终。
这时,那个曾经给他指路的高人劝谏他,“心宜善”,不要整人害人。他听从了高人的建议,痛改前非,客观公正的对待每个人,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也在险恶的官场上一生顺利平安。
“言要慢,心要善”,这六个字令王吉终身受益,所以他把这六个字做为家族的家训家规,也使得后代家族中出了36个皇后,36个驸马,35个宰相。
所以,中国的传统家规和祖训,凝结着古人的智慧,更值得我们好好的去学习。
没说完整,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后面还有个家法(处罚的刑具)伺候,不然家长单靠善说也是起不到教育震慑子女作用的,现在提倡的家规家训有意回避了家法这说,是因为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家法被公认与现代国家的宪法精神相抵触而被剥夺了,这时候再提家法显然不是与时代俱进了。近来大家重新提起家规家训是因为受了曾国藩和傅雷家书的启示,看到了家规家训尚有可爱和可取之处。严格说,传统的家规家训全都是从官门望族起码是读书人家庭流传出来的,与求生计不图高就的百姓人家没关系,但是现在要求普通人也学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了。我觉得家庭教育还是要从实际育才需要出发好,不能生搬硬套古人的,就算家长套的好最后子女不听,父母又没有了家法伺候的权力做后盾,照样没用。关键是现在的孩子有独立人格不是家族里的附庸,家规家训自然也就失去了实际有效的意义,倡导传统的家规家训很好但是不能实指着,实指着弄不好肯定出问题,你规谁你训谁不是你主观想象的说了算,到时候闹个父母和子女反目更不值。如果说有可行的例子,那是人家一直就这么过来的家规家训养成了,临时想现树立家规家训改变子女不成才的家庭现状,对不起来不及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庭教育经验文章怎样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庭教育经验文章怎样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