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摘抄笔记怎么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摘抄笔记怎么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傅雷的爱子情深摘抄与批注及页码?
傅雷的爱子深情:
原文:你走后第2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批注:从上面的语句可以了解到傅雷的爱子深情。对于长大的儿子,傅雷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其实家长都是这样的,他们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养育成人,希望儿女才有所用,然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父母独立之时。作为父母,他们既为儿女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一幕,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学有所成,这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页码:译林版27页
傅雷对儿子的鼓励:
原文: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colour[音色]变化的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
批注:这是傅雷听过儿子傅聪的钢琴演奏录音后对儿子的讲评,这里包含了傅雷对儿子的钢琴演奏录音的精细的分析及赞赏,并在后面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正确的教育方法,既要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也要提出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前进的路线发展的方向,而我们当子女的也应该在父母的指导下吸取父母的经验,取长补短的发展自己。
页码:译林版30页
防疫手抄报内容摘抄?
戴口罩要讲科学,只有方法得当才能最大程度地隔绝病毒,预防疾病。
佩戴外科口罩的步骤:
1、选择合适尺码的口罩,儿童可选择儿童尺码(儿童尽量少用N95口罩)。
2、佩戴口罩前,应先洗手。
3、要让口罩紧贴面部。(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属条的一边向上。如口罩没有颜色,应将摺纹向下的一面向外)。
4、如选用绑带式外科口罩,将口罩的绑带系于头顶及颈后;如选用挂耳式外科口罩,把口罩的橡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5、把口罩的金属条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6、拉开口罩,使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佩戴口罩要注意事项 :
※佩戴口罩后,避免触摸口罩。若必须触摸口罩,在触摸前、后都要彻底洁手。
防疫手抄报内容:
1、卫生好,病人少,锅灶净,少生病。
2、珍惜自己,关爱他人,革除陋习,从我做起。
3、原来我们不在意的平淡生活,现在看来都弥足珍贵。寒冬终将过去,暖春必将来临!
4、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5、希望疫情能够早点控制,尽快复工复产,恢复原有生活!愿疫情之后,一切美好如期而至,如你所愿!
家长在孩子作业上的留言该怎样写?
三个步骤教你学会写评语
其实大多数学生都会看重老师的期末评语或综合评价,这个感觉就像很多老师看学生的论文,都要看看致谢一样。
每个人都很难完全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老师或家长写评语或留言,一定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并进行充分肯定,这是孩子不断进步的根本保证;孩子在发展成长中,不可给孩子贴任何不好的标签。不足之处,家长和老师只需指出具体事情和行为,不要上升到道德品质或性格特质。如:孩子有几次忘记带作业了,以后要注意;千万不能上升到:孩子爱忘事,记忆力不好等等。
家长写评语或留言,要和孩子一起,也是互相教育的一个机会,具体步骤如下:
考试成绩只是手段,考试的终极目的是了解某段时间孩子的学习状况。拿到试卷或作业后,先和孩子一起讨论试卷的得失或作业的对错,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而造成了失分,看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部分感谢老师和学校对孩子的培养,如“非常感谢老师对他的教导,在学习上给他很大的帮助”,“孩子这次成绩优异,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栽培”等等,
第二部分强调一下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表达家长的感受,给予充分的肯定,如“孩子回家能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对事物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孩子学习认真,生活中乐于助人”“孩子期末成绩优异,我们感觉非常欣慰和自豪”等等;
第三部分明确指出这次考试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并提出改进的具体方法,如“孩子在***知识点欠缺,将重点学习一遍,家长将积极配合”“孩子有时候想法不成熟,恳请老师给予更多关注” 。
根据评语的三部分基本内容,和孩子一起撰写评语。家长也可以先写草稿,将草稿反复朗读,征求孩子的意见。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将孩子从被动挨训,转化为主动参与,达到使家长和孩子都受教育的目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庭教育摘抄笔记怎么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庭教育摘抄笔记怎么写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